交汇点讯9月19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新大楼急诊医学中心投入使用,今天早晨七点十分多,已经迎来第一位急诊病人,此次新急诊医学中心的搬迁标志着医院新门急诊病房综合大楼(以下统称“新大楼”)的正式启用。记者了解到,随着最难搬迁转运的急诊中心的启用,省人医各内部门诊陆续搬迁,预计今年底明年初,新大楼门诊中心也将陆续启用。
胸痛、脑卒中和创伤患者是急诊主要患者,还有公共应急处置也是公立医院急诊应有之义。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唐金海教授告诉记者,新大楼建筑面积达24.9万平方米,体量巨大,是集急诊、门诊、医技、病房等功能于一体的超大型医疗综合体,在全国医疗系统中首屈一指。新大楼拥有高水平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诊疗流程得以进一步优化、医疗质量与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同时新大楼还引入了手术室衣鞋管理系统、气动物流系统、AGV自动小车系统、手术供应一体化系统等,也将大大改善医院的服务效率。
据了解,多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承继着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治疗的任务,肩负心肺脑复苏及内、外、眼科、耳鼻喉科等急危重症的救治。此前的急诊医学中心位于原门急诊楼内,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投入使用,受和容量的,尽管服务了百余万患者但仍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了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增加医疗服务能力和扩大辐射范围,新的急诊医学中心在省人医新大楼建造之初便成为扩建工作中的重点。
经过近几个月的充分准备,江苏省人民医院新急诊医学中心陆续完成了开荒保洁、设备调试、搬迁启用等工作。记者所见,新急诊医学中心就诊宽敞明亮,诊疗流程便捷顺畅,诊疗设备措施先进,就医容量进一步扩大,相比从前,在体量、功能、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上都可谓是“向前跨了一大步”。
新急诊医学中心从原本的3000平米扩大到了9200平米,大大增加了使用面积,各区域床位都有调整,其中急诊观察室床位20张,从原先的每8人一间改为每3人、广州清洁公司,5人、6人一间,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急诊输液室输液椅增至96张,另有8张卧位输液椅,以满足不同疾患需求;急诊病区床位增至40张;急诊重症监护室床位增至16张,另有2张自动翻身床,具有悬浮、自动翻身、自动称重等功能,用于大面积烧伤等患者;急诊抢救室床位增加至32张,扩容后床位紧现象将得到较大缓解。
“以急诊病人的救急程度分级,分区红色绿色以颜色对应。”省人医副院长顾民告诉记者,新急诊医学中心设于新大楼南侧,送诊车辆从位于广州上的4号门直接进入急诊门厅,大大减少病人转运时间;一层的急诊大厅整洁明亮,布局科学合理,采用红、黄、绿功能分区,根据病情分级,急重症的患者安排进入红区进行抢救,黄区的患者可以稍等片刻,绿区的患者可以等一段时间,对重症患者、急诊患者和普通患者的诊疗进行高效管理。
为提高救治能力,急诊抢救室特设创伤复苏室和心肺复苏室两个单元,心脏骤停患者和严重复合外伤患者拥有救治空间,一旦送院立即实施急救复苏;急诊抢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均有专为收治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设立的负压室,符合感控管理标准,隔离传染源;二层急诊病区按照四星级宾馆标准建造,每个病房都设有卫生间,新增床边对讲系统和电子床头卡,便于患者信息化管理。每张床头设显示器,可用于健康宣教、记时提醒、增援等作用。在规划初期,为患者住院生活质量,急诊病区几乎每个病房都满足自然通风及采光条件,而医护人员办公生活地点则往往设在较为封闭的区域。急诊观察室按照病房的标准配置,面貌焕然一新;急诊输液室空间敞亮,同时实现全面信息系统管理,所有患者及输液均采用PDA扫描,以防疏漏差错。
顾民说,复合手术室以病人为中心,随时紧急启动会诊手术的需求,比如脑卒中患者紧急抢救各科会诊,争取抢救黄金时间。
新急诊功能分区明确,诊疗区(分红、黄、绿区)、功能检查区(包括超声、心电图、DR、CT、标本采集)等各区域布局均按照患者就医流程设置,人性化布局,减少了患者来回奔走的时间。
在急诊大厅8米宽的公共走道区域的两侧墙上,挂着不同风格赏心悦目的油画,让患者和家属内心的焦虑得到一丝缓解。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条走道还“另有”,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顾民现场演示给记者看,油画推开后原来别有洞天,当遇到重大应急突发事件时,走道将立刻转变为应急抢救室,油画推开后就是抢救设备带,可以迅速启动各种临床救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优化就诊流程、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在距离急诊红区两步之遥处,设立了DSA复合手术室,集CT检查和造影介入手术于一室,这就给急需手术的卒中患者、胸痛患者及创伤患者开通了生命的绿色通道,以往这几类患者需辗转几百米外的影像楼介入手术室或2号楼心导管室进行手术,而现在只需“就地手术”,大大节省了抢救时间,为卒中、胸痛和创伤三大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该院急诊医学中心松主任强调,急诊与其他科室的最大不同便是“全年每天24小时”、“24小时面对危重患者”。因此,如何在保障在院患者安全前提下进行搬运便成为新急诊医学中心搬迁启用过程中最重要一环。
据了解,为新大楼和新急诊医学中心顺利启用,省人医成立新大楼开办领导小组,下设开办工作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两个月来集结全院相关部门责任人每周例会,对影响到医疗流程、医疗安全和不符合感控要求的整改,广州地板打蜡!全力以赴保障新急诊成功“开张”;在新急诊医学中心启用之前,前后组织2次全业务流程实战演练和1次压力测试,以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检测新急诊在正常及非常规病员负荷下能否正常运行,以做到万无一失。
此次搬迁工作是在医院领导班子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下,在所有相关部门员工的鼎力配合、团结协作与奋力拼搏下得以成功实现的,这里凝聚着急诊医学科以及西扩办公室、新大楼开办工作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门急诊党总支、信息处、临床设备工程处、采购中心、总务处、计财处、资产管理处、处等各部门数百位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几日内,在老急诊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急诊病房、抢救室卧床治疗的重病患们和监护设备、治疗仪器一起,在“两医一护一工”的严密照顾下,安全搬到了新病房。
搬迁过程中,急诊医学科已是全负荷状态运行,这两天,新病房里不仅安置了老病友,还收治了新病友。医护人员在这里逐项安排着治疗,非常时期,“患者安全第一”成为对重病患的转运和治疗的第一要务。
新大楼开办与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不亚于其工程建设过程。搬迁过程中,为确保万无一失。记者了解到,急诊病人已经转运完毕,安全无误。该院院长唐金海教授表示,急诊医学中心的安全顺利搬迁为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医院将以此为契机,高效有序地推进新大楼的整体搬迁。新大楼的搬迁短期内会给患者带来一定不便,但将会发挥“回会”的长久之功。医院将一如既往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全力保障人民健康、完成“两个率先”光荣,为健康江苏、幸福江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